\r\n\t\u53f0\u7063\u4f01\u696d\u6c38\u7e8c\u734e<\/div>\r\n\r\n\t
\r\n\t\u4e9e\u6d32\u4f01\u696d\u793e\u6703\u8cac\u4efb\u734e<\/div>\r\n\r\n\t
永續台電 | 重點績效與 SDGs
永續電力提供者
T-SDG 7:確保人人都能享有可負擔、穩定、永續且現代的能源
T-SDG 7:確保人人都能享有可負擔、穩定、永續且現代的能源
T-SDG 13: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
策略 | 在對抗傳染病疫情中,為降低能源供應鏈風險,提高自產能源(再生能源)比例並可維持長期供電 |
目標 | 台電系統中自產(再生能源)發電量占比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6.3%(約 158 億度) |
2021 年目標 | 9.2%(約 220 億度)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8.1%(約 209 億度)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19.6%(約 511 億度)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24.1%(約 680 億度) |
策略 | 推動再生能源發電計畫,擴大無碳能源開發 | 推動低碳能源燃氣發電計畫,確保電力穩定供應 | 提升傳統火力機組發電效率,透過循環再利用,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,提升生活環境品質 | 推動無碳燃料混燒計畫與導入固碳技術,在確保電力穩定供應下減少碳排放 | 在電力穩定供應前提下,提高台電系統潔淨能源 (再生能源、燃氣)發電占比 | |||
目標 | 台電累積總容量 | 台電系統併網容量 | 累積總容量 | 台電公司自有火力機組(不含外購電力)平均發電效率 | 導入混氨技術 | 導入混氫技術 | 推動碳捕集與封存之先導場域建置 | 潔淨燃料 (再生能源、燃氣)發電量占比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2,490MW | 11,027MW | 13,149MW | 41.1% | 2022 年新增項目 | |||
2022 年目標 | 2,526MW | 13,025MW | 13,149MW | 高於 40.3% | 2022 年新增項目 | ||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2,564.9MW | 16,829MW | 14,273MW | 高於 40.3% | 年底前與 MHI 簽署合作備忘錄 (MoU) | 與西門子公司簽署混氫技術合作備忘錄 | 台中減碳園區、碳捕集先導廠之招標 | 台電系統發電配比燃煤 38%、燃氣42%、核能 9%、再生能源 8%、其他 ( 燃油及抽蓄 )3%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3,107.4MW | 29,086MW | 19,945MW | 高於 45% | 辦理環評、試車計畫及安全法規等相關行政程序 | 完成興達電廠 1 部氣渦輪機示範混氫發電(混氫比例 5%) | 碳捕集先導廠建置(2 kt-CO2/年) | 台電系統發電配比燃煤 30%、燃氣 50%、再生能源 20%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4,522MW | 41,718MW | 25,924MW | 高於 47% | 林口 1 部機組完成示範混氨 5% | 視國內氫氣產能量體及輸儲技術,再評估是否提升混氫比例 | 碳捕集示範廠規劃(1 Mt-CO2/年) | 台電系統發電配比燃煤 30%、燃氣 50%、再生 20% |
策略 | 針對電源端遭受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 |
目標 | 極端氣候下之供電可靠度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完成本公司 16 個發電廠(不含離島及協和電廠)之風險評估報告 |
2021 年目標 | 完成本公司發電系統(水火力發電廠)深入風險評估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完成氣候監測及調適分析報告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平行展開火力發電系統之現場單位進行調適策略規劃工作(不含離島)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擬定策略規劃之系統完成電力設施調適行動計畫(不含離島) |
- 完整計畫請點選 “詳閱報告書”
智慧電網領航者
T-SDG 7:確保人人都能享有可負擔、穩定、永續且現代的能源
T-SDG 8: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,提升勞動生產力,確保全民享有優質就業機會
策略 | 增加自有場地儲能設備建置量,並擴大採購快速輔助服務 | 強化資安,建置雲端資料中心,提升骨幹/區域光纖通信能力 | 推廣輸電系統資料在運轉及維護之大數據及 AI 應用,降低全國停電時間 | 推動智慧電力網,導入IEC 61850 智慧變電所建置 | 整合資通訊與智慧化管理系統,優化輸變電資產管理系統,建立預測性維護能力 | 規劃全台光纖通信系統IP 化,提升頻寬及強化可靠度 | 建置具備智慧化電力網路、提升供電品質及運轉效率 | |
目標 | 自有場地儲能設備建置量 | 資安防護 | 雲端資料中心建置 | 全國停電時間(SAIDI 值) | IEC 61850 智慧變電所建置 | 持續優化輸變電資產管理系統 | 建置超高速環島光纜通訊系統 | 降低線損率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|
已完成 3 處 IDS 系統安裝(雲林區處、南鹽光及中供區處);並納入資安監控中心 (SOC)進行監看與告警分析 | 完成大數據分析及資料共享平台,建置,2021 年 12 月正式啟用 2021 年 9 月辦理彰化雲端資料中心開工動土典禮 | 16.376 分鐘/戶・年 | 2022 年新增項目 | |||
2021 年目標 |
|
針對 32 個場域 , 規劃並評估安裝 IDS 之場域順序並納入 SOC 監控。評估 3個場域試點效益 , 並研擬改善方案 | 大數據分析及資料共享平台預計於 2021 年 6 月起進行試運行,開放全公司使用,並持續滾動檢討,於 11 月底完成整體建置 | 16.7 分鐘/戶・年 | 2022 年新增項目 | ||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累計 102MW
|
|
彰化雲端資料中心預計於 6 月取得建照 | 16.6 分鐘/戶・年 | 累計完成 37 所 |
|
預計完成第三期10G IP-MPLS 接取網(Access) 路由器 550套建置 | 4.27%(參照本年度公司績效指標)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累計 1,000MW(自建 160MW+採購 840MW,滾動檢討) | 完成全數調度中心共 32 個場域 IDS(入侵偵測系統)資安防護並納入 SOC 監看 | 建照完成雲端資料中心 2 處(遠信、彰化)建置,可提供 700 座機櫃容量 | 15.7 分鐘/戶・年 | 累計完成 70 所 | 輸變電設備維護管理系統持續導入大數據分析與加值應用 | 進行全系統優化暨擴充規劃 | 逐年滾動檢討(參照「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」目標為 4.47%)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儲能設備隨著性能與經濟性之提升,未來將增加儲能設備參與容量,視發電與負載情境及彈性措施滾動檢討 | 持續精進提升智慧電網整體資安防護能力 | 完成雲端資料中心(台中)建置,可提供 2,000 座機櫃容量 | 15.5 分鐘/戶・年 | 視實際建置情形,滾動檢討 | 整合並強化輸變電設備理以落實CBM 之目標,提昇事故防範能力 | 建置次世代通信技術之通信網路系統 | 逐年滾動檢討(參照「智慧電網總體規劃方案」目標為 4.42%) |
- 完整計畫請點選 “詳閱報告書”
智能生活服務者
T-SDG 8: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,提升勞動生產力,確保全民享有優質就業機會
T-SDG 12:促進綠色經濟,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
策略 | 低壓 AMI 智慧型電表基礎建設 |
目標 | 智慧型電表布建數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完成累計 150.1 萬戶智慧型電表布建 |
2021 年目標 | 完成累計 150 萬戶智慧型電表布建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累計 200 萬戶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完成累計 400 萬戶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滾動檢討布建效益後,完成累計 700 萬戶 |
策略 | 精進用戶服務 | 協助推廣家庭能源管理系統 HEMS | |||||
目標 | 台灣電力 App 會員數 | 新科技繳費管道交易筆數/期 | 雲端服務 | 高壓用戶服務入口網站精進加值服務 | 用電診斷中心服務網頁瀏覽人次 | 獲得供電的家戶比例 | 透過示範場域宣導鼓勵用戶自建家庭能源管理系統,並持續與能源業者共同合作聯名推廣,挖掘開發加值用,提供創新商業模式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74.1 萬 | 每期達 98 萬筆 |
|
已完成 1 項精進加值服務「提供即時電價平台功能」 | 18 萬人次 | 2022 年新增項目 | |
2021 年目標 | 36 萬 | 每期達 63 萬筆 | 增加雲端下載憑證服 務項目 |
增加至少 1 項精進加值服務 | 16 萬人次 | 2022 年新增項目 |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80 萬 | 100 萬筆/期 | 雲端繳費憑證 / 證明 量達 3 萬戶 / 年 |
增加至少 1 項精進加值服務 | 20 萬人次 | 除因法令限制外,台 電公司均配合提供電力服務,用電申請達成率達100% |
透過示範場域驗證應 用研究,推動本公司跨入家庭能源管理服務領域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100 萬 | 每期達 110 萬筆 | 雲端繳費憑證下載量達 10 萬戶 | 累計增加至少 4 項精進加值服務 | 26 萬人次 | 除因法令限制外,台 電公司均配合提供電力服務,用電申請達成率達100% |
持續與民間業者共同 合作聯名推廣家庭能 源管理服務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150 萬 | 每期達 150 萬筆 | 雲端繳費憑證下載量達 30 萬戶 | 累計增加至少 6 項精進加值服務 | 31 萬人次 | 除因法令限制外,台電公司均配合提供電力服務,用電申請達成率達100% | 透過異業聯盟,挖掘開發加值應用,提供創新商業模式 |
- 完整計畫請點選 “詳閱報告書”
友善環境行動者
T-SDG 12:促進綠色經濟,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
T-SDG 13:完備減緩調適行動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
T-SDG 14: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生態系,以確保生物多樣性,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
T-SDG 15: 保育及永續利用陸域生態系,以確保生物多樣性,並防止土地劣化
策略 | 建立循環商業模式 | |
目標 | 火力電廠廢水回收比例 | 循環資源產品供應模式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77.33% | 完成海事工程應用手冊 |
2021 年目標 | 75% | 循環潛勢物料盤點及可行發展商業模式試點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76% | 完成循環經濟商業模式試點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80% | 滾動檢討更新「台電循環經濟策略藍圖」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85% | 完成 1 項循環經濟試點或行動方案 |
策略 | 提升減緩及調適能力 | |
目標 | 火力機組(溫室氣體) 淨排放強度較 2016 年減少比例 |
氣候調適作為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減少 6.3% | 風險評估報告已完成初步提交 |
2021 年目標 | 減少 7% | 完成本公司發電系統(水火力發電廠)風險評估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減少 6.5% | 建置水火力發電廠風險評估管理系統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減少 15% | 完成輸電系統調適策略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減少 19% | 完成公司整體氣候風險評估報告與溝通 |
策略 | 海域生態復育及海岸環境清潔 |
目標 | 海域生態保育 - 海洋牧場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規劃林口海洋牧場 |
2021 年目標 | 進行復育海洋生態保育暨進行海洋牧場研究規劃案 1 件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完成林口海洋牧場營運模式研究報告撰寫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完成復育海洋生態暨進行 1 處海洋牧場選址工作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完成營造 1 處發電廠周邊之海洋牧場,以利海洋生態復育 |
策略 | 電力設施領地生態復育及環境維護 |
目標 | 電力設施生態融合計畫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完成台西風力蝙蝠巢箱之生態融合計畫 |
2021 年目標 | 至少建置 1 個電力設施之生態融合計畫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完成興達電廠永安溼地生態共融計畫期中報告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完成大甲溪電廠生態共融場域之建置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完成至少 5 處電力設施生態融合計畫,以宣揚電力設施生態復育及環境維護 |
- 完整計畫請點選 “詳閱報告書”
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者
T-SDG 1:強化弱勢群體社會經濟安全照顧服務
T-SDG 4:確保全面、公平及高品質教育,提倡終身學習
T-SDG 8:促進包容且永續的經濟成長,提升勞動生產力,確保全民享有優質就業機會
T-SDG 11:建構具包容、安全、韌性及永續特質的城市與鄉村
策略 | 深化社會關懷活動 | ||
目標 | 社會關懷活動累計投入與觸及人次 | 弱勢團體用電優惠金額累計投入與受惠戶數 | 促進電力發展營運協助金累計投入與受惠鄉鎮區數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新台幣 5 億 4,780 萬餘元及觸及 4.9 萬餘人次 |
新台幣 9,376 萬餘元,16 萬戶 | 新台幣 24 億 4,000 萬元,受惠鄉鎮區數 102 個 |
2021 年目標 | 新台幣 5 億 5,000 萬元及觸及 5 萬 人次 |
新台幣 9,100 萬元, 受惠戶數 16 萬戶 |
新台幣 21 億 8,000 萬元,受惠鄉鎮區數 101 個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新台幣 5 億 5000 萬元及觸及 5 萬人次 | 新台幣 9,300 萬元,16 萬戶 | 投入新台幣 24 億元及受 惠鄉鎮區數 101 個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新台幣 36 億元,45 萬人次 | 累計投入新台幣 5 億 5,000 萬元,受惠戶數 100 萬戶 |
新台幣 150 億元,600 個鄉鎮區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新台幣 66 億元,80 萬人次 | 累計投入新台幣 10 億 元,受惠戶數 180 萬戶 |
新台幣 275 億元,受惠鄉鎮區數 1,100 個 |
策略 | 傳遞正確能源知識 | |
目標 | 多元宣導能源知識累計觸及人次 | 網路宣導累計觸及人次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46.1 萬餘人次 | 3,100 萬餘人次 |
2021 年目標 | 60 萬人次 | 2,100 萬人次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60 萬人次 | 2,100 萬餘人次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300 萬人次 | 1 億 2,000 萬人次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600 萬人次 | 2 億 2,000 萬人次 |
策略 | 落實職業安全 | 建立幸福職場文化 | ||
目標 | 員工傷害頻率 | 承攬商勞工傷害頻率 | 員工內部溝通滿意度 | 推動各同心園地(81 個)員工關懷之協助方案比例 |
實績值
(2020 年止) |
0.06 | 0.33 | 60% | 22% |
2020 年目標 | ≦ 0.15 | ≦ 0.37 | ≥ 60% | ≥ 38% |
短期目標
(2021 年止) |
≦ 0.13 | ≦ 0.35 | ≧ 57% | ≥ 23%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≦ 0.15 | ≦ 0.28 | ≥ 60% | ≥ 40%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≦ 0.1 | ≦ 0.18 | ≥ 65% | ≥ 50% |
策略 | 推動電業文化資產保存活化 | ||
目標 | 電業文化資源共享 | 辦理年度主題文資特展、論壇及叢書分享會等相關活動累計場次與參與人次 | 電業文資保存場域 |
執行成果
(2021 年止) |
2021 年主題式專案 清查,建檔文物數 量共計 904 案 |
本島火力主題新書分享會受新冠疫情影響停辦 | 配合北區施工處驗收作業期程,進行進駐「台灣電力文物研究中心」前置相關作業 |
2021 年目標 | 2021 年以「本島火 力」及「輸供電系 統」等主題,辦理 相關單位文物清查 達 800 案以上 |
辦理本島火力主題叢書分享會 1 場(2021 年暫無文資特展計畫) | 配合北區施工處驗 收作業期程,進行 進駐前置相關作業 |
短期目標
(2022 年止) |
2022 年委外電業文物清查及數位化契約數清查 ≧ 500 案 | 預計辦理臺灣電力產業文化路徑規劃調查研究成果發表論壇 1 場 | 文物典藏管理系統完成開發並上線,台灣電力文物典藏中心完成招標作業 |
中期目標
(2025 年止) |
2025 年完成各系統普查作業,累計清查文物 ≥3,500 案 | 累計達 15 場以上,或累積達 10 萬人次 | 2022 年下半年萬隆 D/S 多功能大樓 4 樓啟用「台灣電力文物研究中心」。推展文物深化研究及修復等業務 |
長期目標
(2030 年止) |
2028 年啟用電業歷史文物線上資料庫,俾期創造文化資源共享環境及研究平台,持續以文化力推動社會溝通與教育 | 累積達 25 場以上,或累積達 15 萬人次 |
|
- 完整計畫請點選 “詳閱報告書”
確認送出
傳送中
已送出
送出失敗
請檢查您的網路環境,並重新送出,如持續發生請洽網路管理員!